(一)从气息方面着手
从气息方面来讲,找上面的共鸣往里收着唱,找下面的共鸣要沉气保持,向外推着唱比较合适。在此同时,找头腔多练高音,找胸腔多练低音。
(二)从字的角度来练
找鼻腔共鸣多练“昂(ang)”,找头腔多练“敖(ao)或“哦(o)。找胸腔多练“雍的韵母(ong),找口腔多练“啊(a)”,这里男女生以及行当最好也要略加区别。比如:老生练蝶窦用“衣(i)”,而青衣要把(i)音练好就得往额窦那儿去。又比如花脸最好先把鼻腔练好,也可以先把“昂”字音练好。
(三)其他方法
把嘴闭上鼻子里哼唱“嗯”字,如果感到声音能从鼻骨上近眉心的地方透出来,那就不错了。因为把嘴闭上气息就容易往上走,这样比较容易找到鼻腔共鸣。用拖长音发声,在发声的时候,突然把腰一弯头低下去,你就会发觉声音向脑袋里钻上去,这可能有助你找到头声。用哄小孩的方法哼哼,放松沉气地哼,然后用手拍打胸脯使之发出断续的声音。如果拍后没有感到受到影响而发生断续,那就说明没有用上胸腔共鸣。口腔共鸣一般来说比较好找,如果用自然的声音,基本上就是口腔。但是口腔共鸣也最难掌握,因为它的位置靠近声带,是危险区域,而且他比胸声更加不容易区别出用上了共鸣还是压扯着嗓子在唱。
总之,我们在寻找各种不同共鸣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定要放松着唱。不将喉部放松不但找不到所需要的共鸣,并且声音也会由于失去弹性而使人听着没有任何共鸣的感觉,这是值得在寻找共鸣时必须引起注意的。
.找鼻腔共鸣--练“昂”ang ,鼻窦打开气流过去
.找头腔共鸣要练高音,高音才会打到头腔里去,练ang或ao,假声也是练ang的。
.找胸腔共鸣,要练ong,把音放低。想哄小孩那样
.找口腔共鸣,就像在医院看喉咙“啊”音,上口盖上提,内口腔打开
.老生练蝶窦,练“衣”i,要稍往脑后下压压。
.女声练“衣”i要往鼻窦去往前
.花脸要先把鼻腔共鸣腔练好,也就是先把ang“昂”字练好它,要前后一起用的
.另外闭嘴练“哼”音,有感觉声音从鼻骨上面出来,靠近眉心的地方吐出来。低头时会感到声音往后走,有助于找到头腔共鸣。
唱高音时感到头顶有根天线在往上拔,嘴张到头顶上,用头顶去唱,这些都是用意念用感情去唱
真假声的问题:
假声以头腔共鸣为主,如京剧旦角,基本是假声多,上面的共鸣多下面的共鸣少,所以不能用那么大的力气唱,假声时能用上胸腔共鸣就是整体共鸣了是正确的。旦角不存在换声区,因为她用的是纯假声
先把高音练好再往下唱,就会自然地找到胸腔共鸣,上下统一。气息要配合好,不要过猛或不足,用气要有弹性的。
京剧的咬字:
(一)什么是咬字、吐字
咬字就是把字咬好和咬住,吐字就是要把已经咬好的字从咬住的状态吐送出去。由于这两者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是先后的过程,因此就不能把咬字理解为咬住不放,而应理解为通过唇、舌、齿、牙、喉等发声器官作成字的不同姿态,以便在气息通过时发出清晰的合乎预想的字的声音。符合了就是字正,不符合就是咬撇(PIA)了。而吐字就是要在唇、舌、齿、牙、喉等器官所咬住字的基础上,把它如实地有时还要夸张地吐送出去。他和咬字不同,它不仅要用气,还要用力。它要求口腔根据不同的字所作成的形状要具有一定的和气息对抗的力量,这样才能防止在把字往外吐送时,由于气息的力度而把原来的口型改变和松掉。
由此看来,吐字送字要有力,咬字也要有一定的抗衡力度,这就必须首先弄清楚那些字在什么地方用力。我国声乐传统中,把字按其发音的不同类型的部位及口型,分析归纳出一种叫五音、四呼的法则。为便于说明我们要用汉语拼音的科学方法加以说明。
(二)汉语拼音的简单知识
、
音节和因素
音节是语音单位。我国文字是单音节的,就是一个字一个音节。音素就是语音中分析出来的最小单位。一个音节可能只有一个音素,例如“一“字。也有的音节是由两个到三个,至多到四个音素所组成的,例如“光“就是由”格乌啊昂“(guang)所组成。
、
声母和韵母
声 母 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玻 坡 摸 佛 得 特 呢 勒 哥 科 喝 基 欺 希
zh ch sh
r
z
c
s
知 蚩 诗 日 资 雌 思
韵 母 表
a
o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啊 喔 鹅 哀
诶 凹 欧 安 恩 昂
eng
ong
亨的韵母 轰的韵母
i
ia
ie
iao
iou
ian
in
iang
iong
衣
呀
耶
腰
忧
烟
因
央
雍
u
ua
uai